许昕自称mvp引热议:运动员的自信该不该被指责?-尊龙凯时手机版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明明自己做得很好,却不好意思承认?中国名将最近就遭遇了这样的困境——乒超联赛6连胜后,他在微博直言"在我心里自己就是mvp,没有什么可谦虚的",没想到这句话竟引发了一场关于运动员该不该自我肯定的讨论。

许昕的"高调"宣言引发争议
7月28日,许昕在微博发文庆祝自己在乒超联赛第二阶段的战绩:"作为一名'老'队员 '省队'队员在第二阶段超级联赛面对众多高手以及国家队队员能取得6战6胜的战绩,在我心里自己就是mvp,没有什么可谦虚的!"这条看似普通的赛后感言,却在网络上掀起不小的波澜。
有人称赞许昕的直率,认为运动员就该有这样的自信;但也有人认为这番言论太过高调,不符合中国人谦虚内敛的传统。特别是在许昕已基本退役、主要经营球馆和自有品牌的情况下,这样的言论被部分网友解读为"自我炒作"。

运动员自我认同的困境
许昕的案例折射出中国运动员面临的一个普遍困境:如何在自我肯定与舆论期待间找到平衡点?长期以来,中国运动员被教育要"胜不骄败不馁",即使取得好成绩也要保持低调。这种文化传统虽然培养了运动员的谦逊品格,却也容易压制他们正常的自我表达需求。

事实上,运动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自我肯定对运动员保持竞技状态至关重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早在19世纪就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认为人对自身能力的信念会直接影响其表现。许昕的发文正是一种健康的自我效能感表达,却被一些人误解为"傲慢"。
商业化背景下的运动员形象塑造
值得注意的是,许昕已不再是单纯的运动健将。资料显示,他现在"主要是做自有品牌,球馆运营等",需要维持一定的公众热度来带动商业价值。在社交媒体时代,运动员形象已不仅是赛场表现的延伸,更是个人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昕在社交平台的活跃表现——7月与粉丝分享"和两个小可爱的快乐时刻",8月为代言的智选假日酒店和泰兰尼斯稳跑鞋宣传——都显示他正在积极转型。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一定的话题度对他而言或许不仅是个人表达,也是职业发展的需要。
我们是否对运动员要求太高?
回到最初的问题:许昕有没有权利自称mvp?在竞技体育中,mvp是最有价值球员的荣誉,通常由赛事主办方评选授予。许昕说"在我心里自己就是mvp",实际上是一种主观自我评价,并未冒犯任何人。
我们习惯了对运动员提出各种要求:要赢比赛、要谦逊、要有商业价值、要符合公众期待...却常常忘记他们也是普通人,有表达自我、肯定自我的权利。许昕的"不谦虚"或许正是打破这种刻板印象的一次尝试。
下次当你取得成就时,不妨学学许昕的勇气,坦然对自己说一句:"我就是最棒的!"在这个强调自我的时代,健康的自信不该被指责,而是值得珍视的品质。毕竟,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又怎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刘宇宁大张伟:台上互怼台下真情的黄金搭档进化史 下一篇 陈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