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手机版-凯时尊龙官网app  > 所属分类  >  科技百科   
评论[0] 编辑

嫦娥七号探测器-尊龙凯时手机版

嫦娥七号探测器是中国国家航天局精心研制的嫦娥探月计划中的第七个探测器,承载着探索月球南极奥秘的重要使命。其主要任务聚焦于开展月球南极的环境与资源勘查工作,致力于找到水、冰等关键物质,这对于人类深入了解月球的演化历史以及未来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按照计划,嫦娥七号将于2026年前后发射升空,踏上探索月球南极的征程。

目录

发展沿革 编辑本段

2019年1月14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在新闻发布会上郑重宣布,嫦娥七号的任务是对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质成份以及空间环境进行一次全面且综合的探测。这一明确的任务规划,为嫦娥七号的研制和后续探测工作指明了方向。次年7月29日,中国国家航天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嫦娥七号和小行星探测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活动的通知》,这一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任务和行星探测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测任务正式启动实施。同年8月,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和航天工程中心表示,嫦娥七号任务载荷竞争将采取择优原则,以确保搭载的科学载荷具备高质量和高可靠性。

2022年对于嫦娥七号任务来说是关键的一年。4月,探月工程四期正式启动工程研制,计划陆续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探测器,开展任务关键技术攻关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9月,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透露,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已获国家批复,同时嫦娥七号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中。同月,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了《嫦娥七号任务搭载机遇公告》,明确表示嫦娥七号会在2026年前后发射,其着陆区选址在月球南纬85°以上的南极 - 艾特肯盆地区域。11月,嫦娥七号重要载荷完成标定实验,其中中子伽马谱仪完成了中子标定实验,为后续的科学探测做好了充分准备。

2023年4月25日,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第一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吴艳华介绍,在月球探测方面,2026年前后将发射嫦娥七号。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进一步介绍,嫦娥七号的主要任务是前往月球南极开展飞跃探测,寻找月球存在水的证据。由于月球南极环境复杂,这项任务难度极大、风险系数也非常高,但嫦娥七号有望成为第一个在月球南极成功降落的航天器。

2025年4月23日,在国家航天局组织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开发者会议上,吴伟仁介绍,嫦娥七号属于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的组成部分。预计嫦娥七号在2026年实施发射,发射成功后将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后续会和各个参与国和组织协商下一步的建设进度。9月1日,央视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获悉,中国科研团队已成功构建嫦娥七号的月球轨道vlbi试验系统(lovex,lunar orbital vlbi experiment),该系统是国际上首个月球轨道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系统,并在月 - 地长基线上成功检测到天体射电辐射与航天器信号的干涉条纹。这一系统所有在轨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性能指标全面满足设计要求,为超高射电天文学和精确航天器跟踪开辟了新的可能性。相关成果在学术期刊《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英文版在线发表。

产品设计 编辑本段

(一)探测器组成

嫦娥七号采用了独特的设计,包括四器一星,分别是着陆器、轨道器、巡视器、飞跃器和中继卫星。其中,飞跃器将首次在月球开展飞越探测,它将飞越到月球南极阴影坑里进行详细勘查,寻找可能存在的水或水冰。巡视器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月球车,它将和轨道器、着陆器等科学探测仪器与嫦娥八号共同组成月球南极科研站的基本型,为月球科研站的建设和运行提供重要支持。

(二)载荷配置

嫦娥七号任务各探测器平台共配置了18台有效载荷,这些载荷各具功能,协同工作。在中继星上配置了月球轨道vlbi试验系统、阵列中性成像仪、极紫外相机等3台科学载荷;轨道器上配置了高分辨率立体相机、月球微波成像雷达、宽谱段红外光谱成像分析仪、月球中子伽玛谱仪、环月磁强计等共5台科学载荷;着陆器上配置了月表环境探测系统、月震仪、降落相机、地形地貌相机等共4台科学载荷;巡视器上配置了拉曼、测月雷达、月表磁场测量仪、全景相机、月壤挥发分测量仪等共5台科学载荷;飞跃器上配置了月壤水分子分析仪1台科学载荷。这些载荷的配置将为嫦娥七号完成各项科学探测任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月球轨道vlbi试验系统

(一)系统简介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牵头负责的月球轨道vlbi试验系统(lovex,lunar orbital vlbi experiment)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七号的一个重要科学组成部分。lovex充分利用嫦娥七号鹊桥二号中继星平台及其相关设备,包括4.2米口径x波段天线、固存和s/ka波段通信系统等,并在鹊桥二号上搭载vlbi专用设备,成功建立了国际上首个月球轨道vlbi系统。lovex与地面vlbi台站联合观测,构成了月地基线空间vlbi网,具有38万千米超长基线、超高空间分辨率,可开展深空探测器精密测定轨和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天文观测研究。

(二)研制与发射

vlbi专用载荷设备由上海天文台牵头负责,联合中国多家航天电子技术单位共同完成研制。主要设备包括x波段低温接收机及制冷机控制单元、被动氢原子钟、变频和数据采集后端、vlbi馈源、波束波段及电缆组件等。鹊桥二号中继星于2024年3月20日发射,并成功进入椭圆环月轨道,截至2025年9月1日运行于近月点300公里、远月点16万公里的稳定轨道。vlbi设备经过单机测试,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为后续的科学观测和实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嫦娥七号探测器嫦娥七号探测器

(三)实验成果

lovex首次vlbi实验观测天体为类星体ao 0235 164,该目标源是已知明亮的耀变体,具有强烈的射电辐射和极端亮温度,位于月球轨道平面附近,月地投影基线变化较大,是验证lovex探测极限的理想目标。lovex联合上海天马、昆明、南山等地面望远镜于2024年10月18日首次在0.37倍地球直径的投影基线上探测到该源的干涉条纹。2025年1月23日,在5.5倍地球直径基线上实现512mhz全带宽观测,数据质量显著提升,这些结果验证了lovex具有探测亚毫角秒尺度结构的能力。lovex还成功应用于深空探测领域,对地月l2点的嫦娥六号轨道器进行了精密定轨,展示了该系统在前沿天文研究与中国深空探测能力的双重价值,体现了中国在空间科学仪器研发和天文观测技术的创新能力。lovex是第一个由一个国家独立完成的空间vlbi系统,其成功检测到天体射电辐射和航天器信号在月 - 地基线的干涉条纹,显示了该系统各项设备运行正常,各项性能和指标满足要求,整个系统是成功的,为超高分辨率射电天文学和精确航天器跟踪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四)创新特点

lovex是世界上第四个运行的空间vlbi项目,具有诸多创新特点。它拥有最长的干涉基线,达到约38万千米;在所有空间vlbi系统中,观测带宽最宽(512mhz),数据速率最高(2gbps);工作在x波段(深空通信频段),实现了空间 - 地球基线上首次对深空探测器的vlbi测量试验;在太空任务环境中首次实现对原始vlbi数据的机载存储;第一次将高精度被动氢原子钟用于svlbi。这些创新特点使得lovex在空间vlbi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地位。

主要任务 编辑本段

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将于2026年前后发射,其核心任务是开展月球南极的环境与资源勘查。具体包括对月球南极月表环境、月壤水冰和挥发分等进行探测,获取全月球、着陆区与巡视区域的遥感和就位科学数据。同时,还将开展月球形貌、成分和构造的高精度探测与研究,为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其中,找到水、冰等物质是嫦娥七号的主要任务之一。此外,嫦娥七号还会携带一台仪到月球,通过该仪器来反映月球内部的结构,帮助科学家深入了解月球的内部构造和演化过程。

国际合作 编辑本段

(一)搭载机会开放

嫦娥七号任务搭载机会面向世界各国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开放嫦娥七号轨道器和着陆器部分资源。征集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利用嫦娥七号任务资源,与各国共同推进月球科学探测,并通过嫦娥七号探测器优化设计,与各国充分开展科学、技术及探测设备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二)国际载荷遴选

2024年4月24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在2024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上对外宣布,嫦娥七号任务国际载荷搭载项目,根据载荷的科学目标、工程可实现性等原则,最终遴选出埃及、巴林、意大利、俄罗斯、瑞士泰国、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等7个国家、国际组织的6台载荷。这些国际载荷的搭载将丰富嫦娥七号的科学探测内容,促进国际间的月球科学合作与交流。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ar眼镜    下一篇 热穹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