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老狗-尊龙凯时手机版
“内蒙老狗(128)”,一位在自媒体领域颇具知名度的创作者,毕业于通辽二中。他以分享日常生活作为视频创作的主要方向,凭借独特的风格和接地气的内容,在网络世界中逐渐积累起了一定的人气。截至2025年9月5日,他已经拥有1161万粉丝,获赞数高达1283.4万,共发布了3个视频作品和1个图文作品,在网络平台上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2023年,是“内蒙老狗(128)”在网络上较为活跃的一年,这一年他不仅在商业领域有所动作,更在公益事业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一年,他发布视频《这几天小号一共卖了120w的人民币。》,该视频获得了3.7万的点赞。虽然视频内容聚焦于自身小号销售业绩,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在网络商业运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在公益领域,他更是身体力行。他发布的视频《这次两个学校分别是通辽孔家小学,清河镇小学。总共捐赠2000双。还剩17400双。爱心在路上,下一站扎鲁特旗学校。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依然坚持回馈家乡,为内蒙古通辽做贡献。》,获得了2.7万的点赞。视频中详细记录了他的公益捐赠行动,被捐赠的两个学校分别是通辽孔家小学和清河镇小学,他计划捐赠大量的物资,并且表示会继续将爱心传递下去,下一站将前往扎鲁特旗学校。这一善举充分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回馈社会的责任感,赢得了众多网友的赞赏和支持。同样在2023年,他还发布了视频《感谢所有领导陪同,为儿童为孩子教育事业我义不容辞。》,获赞1.1万。从视频内容可以看出,他在为儿童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得到了相关领导的支持与陪同,进一步彰显了他投身公益事业的决心和影响力。
带货争议 编辑本段
2025年9月,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大参考》栏目报道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河南商丘的薛先生找到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内蒙老狗(128)”进行直播带货合作。对方商务人员向薛先生承诺,将原本售价79.9元的鞋子下调至69.9元后,能够卖出2万双,并让薛先生备好现货。薛先生信以为真,精心准备了货物,然而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直播结束后仅卖出58双。不仅如此,薛先生还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他支付的5万元坑位费无法退还,而价值100多万元的备货也全部砸在了手里,资金周转陷入困境,生意受到严重影响。更让薛先生气愤的是,多名商家反馈该直播间存在同一id集中下单后又退单的现象,这让他对直播数据的真实性产生了严重质疑,怀疑自己遭遇了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2025年9月,黑龙江商户陶先生也遭遇了类似的糟心事。他与“松原市天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支付了5万元坑位费及20%佣金,计划在主播“内蒙老狗(128)”的直播间推广自家啤酒。“内蒙老狗(128)”作为拥有超千万粉丝的网红,其团队口头承诺销量可达6000至8000单,但却未将该条款写入合同,这为后续的纠纷埋下了隐患。为了配合备货,陶先生提前一个月停售其他渠道,精心准备了9000余箱进口啤酒。然而,8月23日的直播却让他彻底失望。原口头承诺的商品展示时间为5 - 8分钟,实际上仅1分33秒,而且并非主播本人讲解,商品名称还被念错。直播过程中,共有2人下单,一个31单,一个21单,但直播结束后全部退单,最终整场直播真实成交仅1单,与预期的销量相差甚远。这导致陶先生大量库存积压,资金无法回笼,生意面临巨大危机。有记者致电当地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发现签约公司“松原市天娇文化传媒”疑似未进行工商注册。而主播团队回应称,其与“天娇”属合作关系,仅收取“站台费”,未对销量作出承诺,相关问题须由第三方公司负责。但这样的回应显然无法让商家满意,多名商家反馈直播间存在同一id集中下单又退单现象,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数据真实性的怀疑。目前,平台方已受理反馈,正在进一步核查中。
除了薛先生和陶先生,还有健康饮品商家、酒类商家、打火机商家、某牙线卖家等众多商家,均表示被“内蒙老狗”以同样的手法套路过。这些商家们纷纷站出来维权,目前维权群人数已增至25人。他们在群里分享自己的遭遇,互相支持,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现象表明,“内蒙老狗(128)”团队的带货问题并非个例,而是涉及到多个商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
面对众多商家的质疑和投诉,“内蒙老狗(128)”团队回应称仅收取出场费,未对销量作出承诺。然而,这样的回应与商家所遭遇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商家们认为团队在合作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等行为,导致他们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截至2025年9月5日,平台方已受理商家的反馈,正在进一步核查中。这一事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家都在期待平台能够给出一个公正、合理的处理结果。
相关评价 编辑本段
坐拥千万粉丝的网红“内蒙老狗(128)”,本应凭借自身的影响力为商家和消费者带来良好的合作与购物体验,然而现实却令人大跌眼镜。其带货销量与承诺相去甚远,部分商家的真实成交量甚至只有1单,这与号称能带来数万成交量的承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名不副实的带货效能,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直播带货“翻车”事件,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商业骗局。
在这场骗局中,受害的不仅仅是商家,他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却血本无归;更是整个直播带货行业的信誉根基。当消费者看到网红带货如此不靠谱,商家利益得不到保障时,必然会对整个行业产生信任危机,从而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而当涉事网红放出“合同在手,随便整”的嚣张言论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商家的维权困境,更是整个行业规范建设的紧迫性。目前,直播带货行业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导致一些不良商家和网红有机可乘。他们利用合同的漏洞和消费者的信任,进行欺诈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唯有让数据造假者付出代价、让合同欺诈者受到制裁,才能净化直播带货行业的环境,让行业走出野蛮生长阶段,真正成为助力实体经济的新型营销渠道。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平台方要严格审核商家和网红的资质,加强对直播过程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商家和消费者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谨慎选择合作对象,避免陷入骗局。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